自己架一個 Online Judge 系統


Posted by huli on 2020-03-20

前言

先稍微介紹一下什麼是 Online Judge(底下簡稱 OJ)系統,簡單來說就是像 leetcode 那樣啦,可以送出程式碼解題,然後讓系統去批改,並且得到最後的結果。底下是 leetcode 的截圖:

leetcode 介面

在 leetcode 流行以前,最知名的 OJ 大概就是 UVa Online Judge,俗稱 ACM,而台灣的話應該就是 ZeroJudge 比較有名。

如果剛好有需求,想要自己架一個 OJ 的話,該怎麼辦呢?

開源 OJ 系統

在網路上搜尋一下,可以找到幾個開源的 OJ 系統,其中星星數比較多看起來也比較穩定的是底下三個:

  1. DMOJ
  2. NOJ
  3. QDUOJ

DMOJ

這一套功能看起來最豐富最完整,而且支援的語言最多,可以到 60 幾種!而且還支援 Google, Facebook, Github 這些第三方登入。後端是 Python 寫的,而且一直持續有在維護,文件也滿完整的。

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介面比較陽春一點,沒那麼討喜。

NOJ

中國南京郵電大學開源出來的系統,是用 Laravel 寫成的。介面使用 Material UI,看起來比較現代,但是文件比較不完整。

QDUOJ

中國青島大學開源出來的,後端是 Python + Django,前端是 Vue,採用 docker 部署簡單快速,支援的程式語言有:C, C++, Java 跟 Python。介面的部分則是使用 Ant Design。

想要架哪一套就是根據自己需求而定,如果 GitHub 上提供的文件完整的話,照著做就行了。若是不完整也可以透過 Issue 提問,英文不好的話也不需要太過擔心,這三個 repo 用中文應該也都可以通。

而我最後選擇的是最後一套,青島大學開源出來的 OJ。會選這一套是因為介面我滿喜歡的,然後是這三套裡面部署最容易的一套。

部署流程在這邊: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OnlineJudgeDeploy/tree/2.0 ,因為是採用 docker 部署,所以真的容易,基本上就是把 docker-compose.yml 拉下來然後跑個指令就搞定了。

我們可以來看一下 docker-compose.yml 的內容:

version: "3"
services:

  oj-redis:
    image: redis:4.0-alpine
    container_name: oj-redis
    restart: always
    volumes:
      - ./data/redis:/data

  oj-postgres:
    image: postgres:10-alpine
    container_name: oj-postgres
    restart: always
    volumes:
      - ./data/postgres:/var/lib/postgresql/data
    environment:
      - POSTGRES_DB=onlinejudge
      - POSTGRES_USER=onlinejudge
      - POSTGRES_PASSWORD=onlinejudge

  judge-server:
    image: registry.cn-hangzhou.aliyuncs.com/onlinejudge/judge_server
    container_name: judge-server
    restart: always
    read_only: true
    cap_drop:
      - SETPCAP
      - MKNOD
      - NET_BIND_SERVICE
      - SYS_CHROOT
      - SETFCAP
      - FSETID
    tmpfs:
      - /tmp
    volumes:
      - ./data/backend/test_case:/test_case:ro
      - ./data/judge_server/log:/log
      - ./data/judge_server/run:/judger
    environment:
      - SERVICE_URL=http://judge-server:8080
      - BACKEND_URL=http://oj-backend:8000/api/judge_server_heartbeat/
      - TOKEN=CHANGE_THIS
      # - judger_debug=1

  oj-backend:
    image: registry.cn-hangzhou.aliyuncs.com/onlinejudge/oj_backend
    container_name: oj-backend
    restart: always
    depends_on:
      - oj-redis
      - oj-postgres
      - judge-server
    volumes:
      - ./data/backend:/data
    environment:
      - POSTGRES_DB=onlinejudge
      - POSTGRES_USER=onlinejudge
      - POSTGRES_PASSWORD=onlinejudge
      - JUDGE_SERVER_TOKEN=CHANGE_THIS
      # - FORCE_HTTPS=1
      # - STATIC_CDN_HOST=cdn.oj.com
    ports:
      - "0.0.0.0:80:8000"
      - "0.0.0.0:443:1443"

可以看到背後分成 4 個 services:Redis、Postgres、judge-server 跟 oj-backend。

不過我當時的需求還有一個,那就是要支援 JavaScript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只有部署是不夠的,還要來研究一下它到底是怎麼跑的。

進一步研究 QDUOJ

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系統的架構,在 GitHub 的文件上有寫底下一共分成幾個模組:

  1. Backend(Django): 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OnlineJudge
  2. Frontend(Vue): 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OnlineJudgeFE
  3. Judger Sandbox(Seccomp): 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Judger
  4. JudgeServer(A wrapper for Judger): 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JudgeServer

而我們最關心的問題(如何新增語言),已經有人在 Issue 裡問過了:How to add more language support, such as Ruby

裡面提到只要修改這個檔案即可: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OnlineJudge/blob/master/judge/languages.py

這檔案就是一些設定,而這邊你也可以大概猜出 Judge Server 會做什麼事情。在這裡,每個語言的設定都會有 compile_command 跟 command,前者是來拿編譯的指令,後者是拿來跑程式的指令。由於這個 OJ 的輸出入都是透過 stdin/stdout,所以當你想要新增一種新的程式語言的時候,只要跟系統說該怎麼去執行就好。

相反地,有些 OJ 是採用 function 的方式來填空,例如說開頭提到的 leetcode,這時候若是要新增一個語言就會比較麻煩一些,因為你要額外再提供 function 的模板。

照理來說我們只要再如法泡製,加上這樣的設定就行了:

js_lang_config = {
   "run": {
       "exe_name": "solution.js",
       "command": "/usr/bin/nodejs {exe_path}",
       "seccomp_rule": "general",
   }
}

但若是這樣去跑,會發現有問題,搜了一下發現已經有人反映過:problem with addding js to language configs,解法是把 seccomp_rule 設成 None。

什麼是 seccomp 呢?這就跟 OJ 的原理有關了!大家可以先仔細想想 OJ 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:

要如何安全地執行使用者提交的程式碼?

若是不知道這問題是在問什麼,可以想像以下情形:

  1. 有人寫了一行重開機的程式碼怎麼辦?
  2. 有人寫了一個無窮迴圈怎麼辦?
  3. 有人寫了一個會把主機帳號密碼傳送到外部的程式怎麼辦?

由此可以看出,執行程式碼可沒有那麼簡單,而這塊也是 OJ 最核心的一部分。

QDUOJ 的 Judger 原始碼在這邊:https://github.com/QingdaoU/Judger/tree/newnew/src

是用 C 寫的,會 fork 一個新的 process,設定一些規則之後用 execve 來執行指令。在程式碼裡面也可以看出是使用 seccomp 這個東西來防止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內容。

總之呢,QDUOJ 分層做得很不錯,執行流程大概是這樣的:

  1. 進入 Vue 做的前端頁面
  2. 送出程式碼,call 後端 API(Python)
  3. 後端 API 再呼叫 Judge Server API(Go)
  4. Judge Server API 呼叫 Judger 執行指令(C,execve + seccomp 執行)

所以每一個專案負責自己的事項,各司其職。

再講回來前面提到要加上 JavaScript 這一塊,儘管把 seccomp_rule 設成 None 以後,執行 JavaScript 依然會出現錯誤。我研究了一兩天,發現問題是出在題目的記憶體限制太小,我猜測是 Node.js 要執行時本來就會吃比較多記憶體,只要把記憶體改大(例如說 1024MB)就搞定了。

不過還沒結束,還有最後一個問題,那就是 ubuntu 16.04 上的 Node.js 版本滿舊的,要換成新的才能使用 ES6 那些語法,解法是去改 JudgeServer 的 Dockerfile,新增一個安裝 Node.js 新版的指令就好。

都改完以後,就可以來部署自己的版本了!只要先把 docker image build 好,然後更改我們最前面操作的 docker-compose 檔案就可以了。

雖然說上面講的雲淡風輕,但那時候我在找 Node.js 到底為什麼會一直 Runtime error 的時候找到快崩潰,因為錯誤訊息滿不明確的,我一直以為是指令有錯,是後來我才靈機一動想說:「咦,該不會是其他問題吧」,才發現是記憶體問題。

總而言之呢,如果你沒有想要改東西,只是單純想要部署的話,在這邊誠心推薦 QDUOJ,部署真的簡單方便,介面也好看。

自己寫一個 OJ

以前我也曾經嘗試過寫一個 OJ,寫是寫出來了,但是是非常陽春的版本:https://lidemy-oj.netlify.com/problems

那時候還沒想到用 linux 上的指令來跑,而是因為恰巧發現有 VM2 這個 library,覺得派得上用場,才有了寫這個簡易 OJ 的念頭。

這個簡單的 OJ 只支援 JavaScript,而且是走 leetcode 那種寫 function 的方式而不是標準輸出入,花了一點時間就把 Judger 的雛形寫了出來:

const {VM} = require('vm2');
const lodash = require('lodash')

const RESULT_CODE = {
  AC: 'AC',
  WA: 'WA',
  CE: 'CE',
  RE: 'RE',
  TLE: 'TLE'
}

class Judge {
  constructor(schema, functionCode, timeout = 3000) {
    this.schema = schema
    this.functionCode = functionCode
    this.vm = new VM({
        timeout,
        sandbox: {
          __equal: lodash.isEqual
        }
    });
  }

  t(any) {
    return JSON.stringify(any)
  }

  addWrapper(schema, code, testCase) {
    return `
      ${code}
      (() => __equal(${schema.funcName}.apply(null, ${this.t(testCase.input)}), ${this.t(testCase.output)}))()
    `
  }

  runTest(testCase) {
    try {
      this.vm.run(this.functionCode)
    } catch(e) {
      return RESULT_CODE.RE
    }

    const wrapperedCode = this.addWrapper(this.schema, this.functionCode, testCase)
    try {
      return this.vm.run(wrapperedCode) ? RESULT_CODE.AC: RESULT_CODE.WA
    } catch(e) {
      return e.message === 'Script execution timed out.' ? RESULT_CODE.TLE : RESULT_CODE.WA
      console.log('err', e)
    }
  }

  run() {
    const testCases = this.schema.testCases
    const testResult = testCases.map(testCase => this.runTest(testCase))
    const correctCount = testResult.reduce((sum, res) => sum + (res === 'AC'), 0)
    return {
      score: Math.ceil(correctCount * ( 100 / testResult.length )),
      result: testResult
    }
  }
}

const test1 = {
  input: [1, 2],
  output: 3
}

const test2 = {
  input: [2, 4],
  output: 6
}

const problemSchema = {
  funcName: 'add',
  testCases: [test1, test2]
}

const input = `function add(a, b){
    return 3
  }`

const judge = new Judge(problemSchema, input)
const result = judge.run()
console.log(result)

重點程式碼是 addWrapperrunTest,在 addWrapper 裡面去執行傳進來的 function code,然後把結果跟 output 做比對,就會回傳 true 或是 false,代表匹配成功或者是失敗,就可以知道答案是不是對的。

然後 problemSchema 是題目的格式,要有一個 funcName 跟 testCases,每一個測資底下都有 input 與 output。藉由以上程式碼,就可以實作出一個 JS function-base 的超簡易 Judger。

不過這個 Judger 缺點很多,而且跟上面提到的執行指令方式根本沒得比。

我後來在研究資料的時候找到一些不錯的開源解法,以後有人想要自己寫的話可以參考考。

第一個是 IOI 開源出來的 sandbox:isolate,可以安全地執行指令。

第二個更神奇,直接給你 Judge 的 API,而且是免費的:Judge0 API。只要按照他的格式把輸入傳進去,就會跟你說判題結果,所以連 Judge Server 都可以不用自己做。

總結

之前想要來架個 OJ,所以找了滿多資料,而碰到最大的問題是:「我想要一個支援 JavaScript 的 OJ」,因為滿多都不支援的。後來無奈之下只好自己寫了一個,就是上面提到的用 JS 寫出來的小玩具。雖然說還堪用,但其實許多功能都不完整,就真的只支援最簡單的答題而已。

一直到今年一月,想要來弄個真正的 OJ,原本也一度考慮要不要自己寫,後來想說太麻煩了,不如找現成的來改,把 JS 的支援加上去。雖然一樣有碰到一些問題,但很幸運地最後還是成功了。

最後的成果在這邊:https://oj.lidemy.com/

這個 OJ 是為了搭配我最新出的免費線上課程:[ALG101] 先別急著寫 leetcode,是一堂給初學者的課,希望能藉由一系列簡單的題目把基礎打好,培養程式思維能力,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來看看。












Related Posts

SharePoint Search排除搜尋內容驗證

SharePoint Search排除搜尋內容驗證

React(10) - useState & useReducer & useEffect

React(10) - useState & useReducer & useEffect

用React框架重構PHP網頁心得

用React框架重構PHP網頁心得




Newsletter




Comments